RDT-1B:清华大学推出的机器人双手臂操作的基础模型
RDT-1B简介
RDT-1B是由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双手臂操作的基础模型,它基于扩散模型,能够有效地表示多模态性,并采用创新的可扩展Transformer架构来处理多模态输入的异质性。RDT-1B通过引入物理可解释的统一动作空间,实现了在多机器人数据上的预训练,并在自建的多任务双手臂数据集上进行微调,展现出在真实机器人任务中的卓越性能,包括零样本泛化、理解语言指令、少样本学习新技能以及处理复杂灵巧任务的能力。
RDT-1B主要功能
- 双手臂操作: RDT-1B能够控制机器人的两个手臂执行复杂的双手臂操作任务。
- 多模态动作分布捕捉: 模型能够捕捉和表示多种可能的动作模式,处理双手臂操作中的高维动作空间。
- 零样本泛化: 能够在未见过的物体和场景中执行任务,无需额外的训练数据。
- 语言指令理解: 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机器人操作。
- 少样本学习: 通过极少量的演示(1至5次)快速学习新技能。
- 复杂任务处理: 有效执行需要精细操作的复杂任务,如控制机器狗行走。
RDT-1B技术原理
- 扩散模型: 利用扩散模型来模拟和学习连续的条件动作分布,允许生成多模态的动作样本。
- Transformer架构: 采用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,处理多模态输入并捕捉机器人数据的非线性和高频变化。
- 物理可解释的统一动作空间: 引入一个统一的动作空间,将不同机器人的动作表示统一化,便于跨机器人学习。
- 预训练与微调: 在大规模多机器人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,然后在特定任务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,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。
- 多模态输入编码: 将文本、图像和动作等多模态输入编码到统一的潜在空间中,以便模型可以处理和学习。
- 迭代去噪: 通过迭代去噪步骤,从噪声中恢复出清洁的动作样本,这是扩散模型的核心过程。
- 条件注入: 模型使用交替条件注入技术,平衡不同条件信息(如图像和语言)对模型决策的影响。
- 大模型和大数据: 利用大规模参数化和大量训练数据,增强模型的学习能力和泛化性能。
RDT-1B应用场景
- 家庭服务: RDT-1B能够执行日常生活中的双手臂任务,如收拾家务、准备食物,提供家庭服务机器人所需的灵活性和智能。
- 工业装配: 在制造业中,该模型可以用于精确的装配线工作,通过双手臂协调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。
- 医疗辅助: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可以辅助进行手术或递送医疗工具,RDT-1B的精确控制和灵巧操作在此领域尤为重要。
- 灾难救援: 在复杂或危险的灾难现场,RDT-1B可以操控双手臂执行救援任务,如清除障碍物或进行精细操作。
- 实验室自动化: 在科学实验室中,RDT-1B可以执行需要精确控制的实验操作,如化学实验中的试剂混合和样本处理。
-
物流分拣: 在物流中心,该模型能够进行物品的分拣和包装,利用双手臂提高处理速度和减少人工劳动。
RDT-1B项目入口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